![]() |
圖一:125 週年生日快樂 |
![]() |
圖二:ICE上時常可見寵物~ |
一個多月的旅程,即將畫下休止符。在離開歐洲大陸之前,回想起那時剛到法蘭克福的一副生澀模樣,嘴角忍不住笑了。在這塊土地上,聚集了各色人種、各種族群。拿起有色的眼鏡看世界,很累。試著融入這一切,比較實際。
![]() |
圖三: FRA 機場接駁電車 |
![]() |
圖四:傳統的收銀機 |
在這兒,語言並沒有所謂的標準口音。人從四面各方來,豈能有標準可言?看到台灣老是動不動強調標準化的語言學習,就覺得這樣怎麼可能會有進步?書同文,音調可以不同。反正只要能溝通無礙便無訪。幸運地來到德國,大多數的年輕一輩都願意說英文。至於老一輩的,也滿願意傾聽的,縱使他們的英文不慎流利。如果真要來到歐洲旅行,德國和英國是比較適合的出發點。恰好從亞洲飛歐洲的班機,飛倫敦和法蘭克福的班機選擇相當多,價格也相較之下便宜。若論物價水平,德國真的是遠勝他國。
八月十二日,看著窗外日正當頭,坐在仁川機場的候機室內。離開台灣約四十天後,即將回到寶(ㄍㄨㄟˇ)島的懷抱。
座位附近,有來自臺灣的觀光團,提著一袋袋的戰利品,想必人參也是其中之一,只是暫時隱藏起來罷了。這個想法到回台後的行李提領轉盤時得到證實,數量令人瞋目結舌。四五個小孩子嘰嘰喳喳的討論到底要怎麼分配某人手上的一包糖果。奶奶則是用著流利的台語照顧最小的孫子,以免他老是坐在冷氣口附近而著涼了。在機場可以聽到用著熟悉的語言聊天聲,這樣的類似場景已經消失在我腦海中一個多月了。在機上聽到空服員問:「說中文嘛?」內心有著莫名的感動,我終於可以用中文點餐了。這航班的機組員也異常的歡樂,不時的傳來嬉笑和聊天聲,害我以為自己是不是搭錯航班了。
說真的,在出國之前老是叫自己的國家為鬼島。一趟旅程下來,才看到這塊土地的好。身在福中不知福,真是有道理的一句話。
物價比歐洲、首爾便宜太多。現在會覺得吉野家的餐點滿便宜的,馬上就被父母告誡一番。120 NTD 頂多是3歐元,異地想吃到套餐簡直是天方夜譚。守法、準時、不闖紅燈,這些完全只是想像,到德國的第一天就直接打破。經濟每下愈況的影響:路上乞討者眾、街道髒亂不堪,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衝突感。反而會珍惜自己所成長的環境,想讓它變得更好、維持下去。
每過移民關卡,見到中國人老是審查特別的久、問的話特別多的畫面。心裡暗自為自己手持的是綠色護照而感到慶幸。簡單蓋個章就走了,也不會多問什麼。加註個TAIWAN,省下非常多可能的麻煩。
無論是在學校裡、在工作上、在家庭中,待久總是會有倦怠感,滿口只剩下抱怨的話語和文字。暫時脫離好一陣子,讓煩悶和不愉快的毒素給排洩掉,從新的角度來享受這一切。感覺不是普通的好啊!想起高三時候,那種成天為了考試成績而掙扎的日子。一直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的英文老師每到長假便會消失好一陣子,完全斷聯繫?如今,我可以體會那種心境。經驗是無價的,有些事情總是試過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,不足為外人道也啊。
我需要謝天,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。回國後看到桌上堆滿的雜誌、信件、明信片,告訴我該回復工作時的節奏和活力了。一趟旅行並不能讓你知道未來該前往何方,但磨練自己的應變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卻是事實。當火車因不明原因誤點而強迫大家下車,結果這站是個小站,站務員也不懂英文。你該如何順利前往目的地?
看著自2010年開始,自香港、新加坡、上海、澳門、德國寄回給自己的明信片,才發現這三年來自己也變了不少。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的。老師、朋友寄的明信片也不少。雖幾乎沒有再見過面,但這種來自遠方的祝福的感覺是即時通訊無法替代的。
享受著過往在Starbucks放鬆兼辦公的午後。當自己不再具有學生身分時,願幾年後能記得自己曾經寫下這一段文字。
2013.08.03 (初編)
2015.01.20 (編修)
0 回應:
張貼留言